组织标本

限制性酶切标记基因组扫描检测基因突变实验

实验步骤
##一、材料

###1.封闭:偶发的损伤修复(repairofadventitiousdamage,RAD)

(1)高分子质量基因组DNA:330ug/mL溶于TE缓冲液(10mm〇l/LTris,I



###2限制性酶切和同位素标记



###3二维电泳

3.1一向电泳(1stD)

制备凝胶和原位消化所需要的装置如图2所示。



3.2原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3.3二向电泳(2ndD)



###4放射自显影


##二、方法

###1.偶发性损伤修复(「封闭」,「blocking」)


###2.限制性酶切消化和同位素标记


###3.双向电泳

在建立当前的一向电泳操作程序过程中经历了大量的试验摸索。过去放射效应研究基金会(RADIationEffectsResearchFoundation)的生化遗传学计划(TheBiochemicalGeneticsProgram)曾广泛地使用了圆盘凝胶电泳系统进行蛋白质突变体的研究,现在这种技术被用于DNA上。经过多次试验,我已经在内径2.4mm的Telflon管中进行琼脂糖圆盘凝胶电泳并得到了最好的结果。我发现由于管内壁不平整,可使得在长时间的电泳过程中,琼脂糖凝胶的位置不会移动。凝胶由I.5cm0.6%的浓缩胶和59cm0•9%的分离胶组成。图3就是垂直圆盘凝胶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同时分析10个DNA样本。垂直圆盘凝胶装置可高精度地分离大分子DNA片段。此系统大大地减小了电泳的空间,并降低了原位消化需使用的昂贵的限制内切酶的量(原来的系统每个反应需要使用HinfI

3.1一向电泳


3.1.1琼脂糖圆盘凝胶的制备

3.1.2电泳

3.1.3原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3.2第二向电泳

3.2.1制胶

3.2.2电泳

3.3放射自显影

###4图像分析


###5RLGS用到的其他内切酶
展开 
注意事项
展开 

================  蚂蚁淘在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创作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蚂蚁淘在线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蚂蚁淘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