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脂糖

16S R N A 靶向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 图谱分析微生物菌群实验

实验步骤





疏水面的水将滑落)。

5.用滚筒固定胶贴后移去纸保护层。

6.用纸巾轻轻吸干胶贴。

7.用96%乙醇清洗分隔条,并放于胶贴的左右两侧。

8.将小玻璃板放在上方。

9.用夹子夹住玻璃「三明治」,并放人「三明治」支架。

10.按下衬垫,并拧紧压板的螺丝。

11.将玻璃「三明治」放在橡胶密封垫上,并按下手柄。

12.用移液加人凝胶「塞」。

3.4.2凝肢「塞」制备

在制备主要的分析梯度凝胶前,需在DGGE玻璃板盒底部做一个〇%变性剂PAG凝胶「塞」*—防止底部泄露。制备凝胶「塞」的主要方法如下:

1.确保凝胶架处于水平;必要时调节底部的螺丝。

2.如下制备「塞」溶液(一块凝胶体积):3.5mL〇%变性剂,8%PAG溶液4.5TEMED15p-L1〇%(W/V)过硫酸铵(APS)

3.通过橡胶密封垫一边加人ImL「塞」溶液(见注释7)。

4.「塞」溶液放置lOmin。

5.灌人梯度凝胶和浓缩胶。

3.4.3制备凝肢

1.从低到高浓度梯度凝胶和浓缩胶按表2混合配置,操作在冰上进行(见注释8)。

2.用软化水清洗梯度制备仪和连接管道,打开泵(流速为19mL/min),抽干系统。

3.关闭梯度制备仪各室之间的开关。

4.用纸巾吸干各室。

5.当凝胶溶液冷却后,加人10%APS至高浓度和低浓度的变性剂溶液。

6.在右室加入高浓度溶液,在左室加入低浓度溶液。

7.开始搅拌,打开开关,并立即启动泵保持流速4.5mL/min。

8.将针头放于两块玻璃板间。

9.当凝胶灌注结束后,关掉泵,转移至Erlenmeyer烧瓶。

10.用软化水清洗各室,启动泵抽干系统。

11.加10%APS到浓缩胶中。

12.关掉各室间的开关,在右室加人浓缩胶。

13.将针头放于两块玻璃板间,启动泵,保持流速为3mL/min。

14.灌完浓缩胶后,插人梳子,让其凝固形成加样孔。避免气泡产生,否则会在条带中出现凹陷。
3.4.4电泳

1.在电泳槽中加人〇.5XTAE缓冲液

2.在电泳前至少90min打开Dcode,以便缓冲液在6〇-c达到平衡。

3.在Ih的聚合后,轻轻拔出梳子。

4.用软化水清洗孔内和孔上未聚合的凝胶,并轻敲「三明治」。

5.关掉Dcode,打开盖子。

6.拿出「三明治」,放人电泳槽中。

7.打开Dcode,直至上缓冲室充满缓冲液。

8.关掉Dcode,打开盖子。

9.用充满缓冲液的注射器和针头清洗所有加样孔。

10.在加样孔中加入样品(见注释10)。

11.盖上盖子,后打开Dcode。

12.打开电源,200V电泳10min后,调至85V再电泳16h。

3.5凝胶染色(见注释11和12)

1.关闭电源。

2.从板上移出凝胶,放人不锈钢托盘中。

3.加入200mLlXCairns』固定液,摇晃3min。倒出并回收利用。

4.向托盘中加入200mL银染溶液(注意戴手套),摇晃10min。

5.弃掉溶液(见注释13)。

6.用软化水清洗托盘。

7.加人新鲜的软化水并振荡2min。

8.弃掉废水。

9.用软化水清洗凝胶和胶贴。

10.将凝胶放人用于盛显影液的不锈钢托盘。

11.加入少量的显影液并轻轻摇晃,弃除此部分显影液,后加入剩下的显影液。

12.摇晃至凝胶染色完全。

13.弃除显影液。

14加入前面使用的200mLlXCairns』固定液至盒中,振荡5min。

15.弃除固定液。

16.加人少许的软化水并振荡2min。

17.用Caims,保存液换掉软化水,振荡7min。

18.胶放在玻璃板上(胶贴面朝下)。

19.在保存液中将大小合适的玻璃纸预湿,放在凝胶之上(见注释14)。

20.60°C干燥凝胶过夜。

为了说明此方法用于复杂微生物群落在不同分类水平上具有的鉴定和比较价值,图2和图3列举了在新鲜和风干的土壤中总的细菌和BadZZzw6enzoeworaws相关群落的DGGE图谱。

展开 

================  蚂蚁淘在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创作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蚂蚁淘在线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蚂蚁淘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