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历史之八 美能达的早期经典相机
蚂蚁淘
/发布时间:1632072607 /浏览量:311

美能达的早期经典相机
| |
相对于尼康和佳能,美能达的早期历史被人谈论的就少的多。前不久翻看一本两年前的日本摄影杂志,里面有些介绍,就在北京春天风沙满天不能出门的周末里,翻拍了些里面的照片,并且翻译了一些文字材料,同时也在网上参考了一些材料写成此文,作为送给“无忌摄影论坛”的周岁红包。如果内容有错误,请立刻拍砖。 Smallhead2001年3月5日于北京 美能达的创业者田鸠一雄1904年出生于神户的一个绢织物贸易商的家中。从庆应大学毕业后就到当时的“日本电报通讯社”(现在的电通株式会社)工作。接着发生的神户大地震,使他决定回到自己家的“田鸠商店”工作。1927年田鸠一雄随日本绢织物业界海外考察团到西欧诸国考察,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1928年,美能达的前身“日独写真机商店”创立。最初的工厂在兵库县西宫市,员工约30人,于1929春年生产了第一号照相机。当时的价格为45日元,那时一碗天妇罗盖浇饭是30钱,也算是当时的高额商品了。天妇罗就是把东西裹上面糊用油炸,然后沾一种用干鱼敖成的汁加上酱油的调料吃。 
图1:美能达的前身“日独写真机商店”1929年生产的第一号照相机 镜头、快门和皮腔均为进口,仅相机本体是日本生产。机身上刻有Nifca,即“日独”。 | 
图2:1930年发售的以德国大型飞艇DOX号命名的Nifca-DOX照相机 镜头和快门都采用日本生产的。当时的价格为29日元。这时的日本已经从崇拜英国向崇拜德国转化。从照相机的发展也可以看出一些当时的文化历史背景。日本鬼子可是谁强就跟谁、拍谁。跟了德国后立马打前一个崇拜对象英国,简直六亲不认。就暂时不说日本侵略中国的事了,后面再说。 由于当时的全球性经济大萧条,日独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因此与其它一些个人企业进行了合资,组成合资企业。新企业以德语的“光学机械”和“田鸠”的名字的缩写来命名:Minolta(MechanismusOptikundLinsenvonTashima)。 |

图3:1933年发售的美能达相机就叫Minolta 坚固性有了大的改进。 | 
图4:1934年发售的美能达相机 羊皮制的皮腔由金属制三段式取代。原因是日本当时侵略中国,羊皮的进口中断。TNND,日本的照相机史称为“满洲事变”,我这里正式翻译为“侵略”,以正视听!写照相机历史的家伙也不是好东西。 1937年美能达合并了“日本光学机械研究所”改名为“千代田光学精工株式会社”,此时的员工近千人。在二战中,美能达主要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服务。 
图5:MinoltaI双反相机。 二战后美能达的日子并不好过,国内老百姓生活贫困,银行贷款困难,美能达拖欠员工工资是家常便饭,生产的相机库存增加。出口量也很小。下图展示的美能达IIIA在1947年仅出口了170台(出口到南美)。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日本成为美国的战争补给基地,整个日本照相机业都沐浴在美国的恩惠中(日本写真机历史作者自己说的,又在拍美国的马屁了!),美能达的存货一扫而光。 | 
图6:MinoltaIIIA,1946年发售 美能达二战后生产的第一台民用照相机,使用120胶卷,画幅为645。镜头为Rokkor75mmF3.5。说到美能达的Rokkor镜头的命名,是因为美能达在武库川的工厂北边有个叫“六甲山”,Rokkor在日语中是“六”的发音。 
图7:1948年发售的仿徕卡型相机Minolta35 镜头为Rokkor45mmF2.8。镜头可以交换。 | 
图8:1949年发售的MinoltaMemo35mm相机 采用50mmF4.5Rokkor镜头。没有连动测距仪。靠目测估计距离对焦。特征是上下都为椭圆型。镜头和机身连在一起。无法更换镜头。 
图9:1950年发售的MinoltaflexII型 镜头为75mmF3.5。这是二战后美能达的第一台双反相机。五十年代中到六十年代日本照相机业的热点是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美能达在这方面占有相当的优势,产品主要是仿照德国Rolleiflex。 | 
图10:1955年发售的MinoltacordAutomat。 
图11:1955年发售的MinoltaA型 35mm相机。镜头和机身一体,不能更换镜头。带连动测距器,可以精确对焦。前一年,徕卡M3登场,席卷全球。这是一台质量优秀,十分有竞争力的相机,然而由于长的太丑,在美国市场上没有成功。 | 
图12:MinoltaSuperA 1957年发售,为可更换镜头的35mm相机,镜头卡口采用徕卡螺丝口。配套推出了35、50、85和100mm镜头。 
图13:MinoltaV2 1958年发售。镜间快门的最高速度为二千分之一秒。 1958年,美能达在NikonF和Canonflex之前,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台135单反相机SR-2。然而,这3台相机都是在1959年3月同时出现在美国的费城摄影器材展上的。它们当时的价格分别为SR-2加55/1.8镜头$249.50;Canonflex加50/2镜头$299.95,NikonF加50/2镜头$359.50。美能达声称SR-2有世界上最亮的去景器,确实,SR-2比NikonF的取景器更亮。但是SR-2没有景深预览和反光镜锁。这是不如NikonF的地方。关于MinoltaSR-2的详细介绍,可见http://www.cameraquest.com/minsr2.htm。 | 
图14:MinoltaSR-2 1958年发售。这是美能达的第一款35mm单反相机。从此,美能达开始推出系列相机,比如SR系列,α系列等。 1962年秋,千代田光学精机株式会社改名为Minolta,正式与其产品一致。这年美能达推出了SR-2的改进型SR-7。它和SR-2一样,都是外表漂亮的相机,看样子美能达吸取了MinoltaA的失败教训。 |
<nextpage> 
图15:MinoltaSR-7 1962年发售。右肩处的小眼是外测光窗。这是第一台带机内测光表的照相机,尽管不是TTL测光。具有反光镜锁功能。 | 
图16:MinoltaAutocordCds 1965年发售,是美能达的最后一台双反。带Cds为测光原件的内测光表。 从美能达的第一台相机到最后一台双反相机,这个美能达的早期经典相机史就此结束,然而,美能达在以后的岁月里并没有结束其辉煌。后来,美能达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化时代意义的照相机,它们是: ●SRT-101(1966,第一台TTL测光的135相机); ●X-1(1973,美能达的第一台被广泛认可的顶级专业相机); ●X-700(1981年,现在还在生产。); ●α-7000(第一台商品化的AF相机); ●α-9(1998年,美能达的第一台100%取景器135相机,敢于向NikonF5和CanonEOS1V叫板的顶级专业机)。 最后,不能不提美能达的点测光表,下图是为美国NASA制造的点测光表。 
图17:MinoltaAutospotI点测光表。
================ 蚂蚁淘在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创作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蚂蚁淘在线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蚂蚁淘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资质认证
获得国家资质,权威认证!
-
全国联保
全国联保,官方无忧售后
-
正规发票
正规发票,放心购买
-
签订合同
签订合同,保障您的权益
/**/
在线客服咨询 | | |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 | | 取消 | 点击对话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