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酶

报道关于拟南芥中两种新的泛素连接酶PUB12和PUB13抑制天然免疫反应

两种新发现的蛋白起着煞车闸的作用让感染之后的免疫反应减速,这一结果可能为自身免疫治疗提供线索


[TheScientist:June16,2011byMeganScudellari]在一种植物检测到并消灭入侵的细菌之后,它的天然免疫系统(innateimmunesystem)必须关闭掉从而防止延长的免疫反应对植物的组织造成伤害。根据这周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一项研究,拟南芥(Arabidopsis)中这种免疫系统的功能下调的责任落在两种新的蛋白质肩上,因为细菌感染之后,这两种蛋白质能靶向并降解天然免疫受体


这种机制,与人类免疫信号传导途径直接相似,提供一种基本的启示,有朝一日可能有助于人们开发针对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方法,因为这些自身免疫疾病都是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造成的。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CollegeDublin)的一名免疫学者LukeO’Neill(未参与该项研究)说,“这是生物学中一页美丽的篇章”,“吸引人的是,人类也使用这种相同的免疫系统,因此它对生命确实非常重要。”


拟南芥鞭毛蛋白检测受体2(flagellin-sensingreceptor2,FLS2)是得到最好研究的植物天然免疫受体中的一种。这种受体检测能形成细菌鞭毛的鞭毛蛋白,通过激酶BAK1激活天然免疫反应。来自德克萨斯A&M大学的LiboShan和他的同事们利用BAK1作为诱饵,观察还有哪些分子参与FLS2信号传导。在酵母中,他们发现BAK1结合两种泛素连接酶(ubiquitinligase)---这些蛋白将泛素标签附着到其他的蛋白质上,通常并引导它们去降解。


为了确定这两种泛素连接酶PUB12和PUB13的功能,研究小组构建了缺乏这两种蛋白的突变植株。他们惊奇地发现,突变植株对鞭毛蛋白的免疫反应提高了:与野生型植株相比,它们抗细菌感染的能力提高了5到10倍。因此,PUB12和PUB13在天然免疫信号传导中起着反面的作用。当它们被BAK1磷酸化而激活后,这些连接酶就给FLS2打上降解的标记,从而导致天然免疫反应的减弱和最终的结束。


Shan说,“免疫反应发生之后,这些蛋白过来调低那种反应,以便避免造成对免疫系统的有害的组成性激活(constitutiveactivation)”,“它提供了一种宿主如何完美地和及时地调节免疫反应的机制。”


论文作者们写道,突变植株中提高的免疫反应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找到一些遗传操作农作物从而提高它们抵抗疾病能力的方法。然而这一发现可能也与人类健康相关,因为我们的细胞也采用类似的机制检测细菌入侵。当被一种细菌蛋白激活后,人类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快速磷酸化下游的一种激酶,正如FLS2磷酸化BAK1那样,激活天然免疫反应。随后,一种下游的酶给TLR4打上降解标签,正如PUB12和PUB13标记FLS2送往细胞垃圾桶中降解一样。然而,在人类中,仍然不清楚那种酶怎样被激活从而降解TLR4。


O’Neil随后在Science杂志视角(Perspectiv)栏目上写的一篇文章上说,根据BAK1在激活PUB12和PUB13中所起的作用带来的启示,“类似地,我们可能能够在人类免疫系统中找到还未发现的组分”。这些尚未找到的组分可能证明为在临床上有价值,就如同已发现TLR4涉及到很多自身免疫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和动脉粥样硬化。


嘉美编辑

嘉美生物是一家主要从事AnnexinV,信号转导抗体,重组人和动物蛋白,磷酸化抗体,各种动物ELISA试剂盒,生物实验服务等研发与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公司。

相关文章

  • Cell发现肠道微生物影响大脑关键免疫细胞,不同性别有差异
  • 《Science》:环境可影响小鼠脑内干细胞分化
  • Nature:揭示细菌适应不断变化环境条件的机制
  • 白血病患者的希望
  • 科学家有望研发治疗恶性前列腺癌的个体化靶向疗法
  • Cayman检测试剂盒(Assaykits)---细胞活性检测概述
  • 自然免疫学热点科研抗体(AbDSerotec®)---细胞增殖标志物抗体
  • 免疫学最新研究

================  蚂蚁淘在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创作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蚂蚁淘在线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蚂蚁淘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