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04]一种酿酒酵母多基因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 [07-21]简述病毒载体的种类及各自特点。_
- [08-30]RNA干扰技术载体与细胞的选择 分子生物 综合其他论坛...
- [09-01]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DNA转染
- [09-08]表达载体ppt课件
- [09-16]RNA干扰载体的构建的实验流程 实验方法
- [09-12]CRISPR cas9基因敲除原理及其应用
- [04-02]乳酸菌食品级表达载体分泌型质粒图谱乳酸杆菌菌株pNZ8148,NZ9000
- [08-11]RNA干扰与基因敲除
怎样正确使用微载体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
康宁创新性的可溶性微载体,无需过滤去除微载体,彻底简化细胞的收集,一经上市即受到了客户的广泛关注。
如果您想尝试可溶性微载体,但是在微载体方面的经验有限,我们给您推荐以下起始方案:
首先,您应该在静止而不是搅拌的培养环境下验证细胞在可溶性微载体的贴壁。当微载体在水中溶胀并将水换成培养基后,我们建议在超低吸附表面的6孔板(康宁货号3471)中每孔加入2mL含10cm2微载体的培养基。注意不要让移液管接触到超低吸附表面,这可能会损坏表面包被,使细胞贴壁到孔板上。
然后,制备细胞悬液,每孔以10,000个细胞/cm2微载体接种2mL细胞悬液(共100,000个细胞),终体积为4mL。混合均匀,置于培养箱培养。每隔30分钟观察细胞贴壁情况。评估不同的细胞接种密度、培养基(如有/无血清)和微载体表面,确定支持细胞贴壁的最佳条件。
当细胞达到约70%汇合度,验证可溶性微载体的降解和细胞释放。去除培养基,用DPBS(康宁货号21-031)洗涤一次,加入1mL收获溶液(蛋白酶+100U/mL果胶酶+10mMEDTA)。用显微镜监测10-15分钟内微载体的降解和细胞的释放。旋转培养板几次以促进单细胞的形成。吹打混匀细胞悬液,计数并计算细胞产量。在静止培养条件下,细胞在微载体上的倍增时间和扩增倍数预计与平面培养一致。
接下来,我们建议验证在转瓶搅拌培养下细胞的贴壁和生长。以下是推荐的测试条件:
根据培养板静止培养实验的结果,确定细胞开始贴壁所需要的时间,将该时间应用到转瓶间歇搅拌方案:
如果细胞在静止条件下需要30分钟贴壁,那么建议在转瓶中接种后12-24小时内,每隔30-60分钟进行一次开/关搅拌循环。例如,将培养物以30rpm混合5分钟,然后在0rpm静置30分钟,总共重复该循环12至24小时,或直到80%至90%的细胞已经贴壁(通过监测培养基中未贴壁细胞的减少来确定)。建议间歇搅拌方案和连续搅拌方案都进行优化。
转瓶中可溶性微载体的降解及细胞收获可采用与静止培养相同的过程,并在收获期间以30rpm搅拌培养物。
当放大培养到更大的转瓶时,我们推荐采用与125mL一次性转瓶相同叶尖速度的搅拌速率。采用以下公式及叶轮直径计算叶尖速度:
叶尖速度(m/s)=πDN/60,其中D=叶轮直径(m),N=rpm。
康宁可溶性微载体以无菌干粉形式提供,其每克干重表面积为5,000cm2。可溶性微载体在用于细胞培养之前必须用水进行溶胀。图1显示了完全溶胀后的微载体,其平均尺寸为200-300μm,密度为1.01-1.03g/cm3。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溶胀康宁可溶性微载体,非常的简便哦:
所需材料:
第一步:准备一个硅化的无菌玻璃瓶用于微载体溶胀。
第二步:在无菌条件下将可溶性微载体干粉倒入玻璃瓶中。
第三步:每克微载体干粉加入150mL无菌水,轻轻搅拌溶液以确保溶胀均匀。请勿剧烈混合,避免空气进入。混合均匀后溶胀10分钟。在溶胀过程中不需要继续搅拌。
第四步: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与图1进行比较,确认是否完全溶胀。如有需要,溶胀后的可溶性微载体使用前可在4℃储存最长1周。
第五步:静置微载体30分钟,将溶胀用水更换成培养基。吸弃水,加入所需体积的培养基即可。
只需用水溶胀10分钟,一杯茶的功夫即可准备好微载体开始培养,是不是非常的简单、省时省力?
================ 蚂蚁淘在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创作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蚂蚁淘在线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蚂蚁淘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