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王莉莉副研究员研究揭示我国东北露天秸秆焚烧排放的颗粒物理化及光学特征

作者: 时间:2025-01-07 点击量:

行业动态|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王莉莉副研究员研究揭示我国东北露天秸秆焚烧排放的颗粒物理化及光学特征

北京赛克玛发布时间:2020/06/17 11:03 点击: 加载中.. 

前言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莉莉副研究员基于20184月开始进行的野外露天秸秆焚烧实验的研究成果发表于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期刊,此次成果为厘清东北露天秸秆焚烧对重霾污染贡献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未来在保证空气质量的前提下,利用数值模型在扩散有利的气象条件下有序引导秸秆计划焚烧提供科学数据。

关键词:农作物残渣燃烧、颗粒物数浓度、化学成分、棕碳、 吸光度、中国东北

合作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伦敦国王学院等

第一作者:王庆鲁(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王莉莉副研究员、程苗苗博士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9.136304

背景介绍

露天秸秆焚烧排放的颗粒物以及污染性气体严重影响区域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近几年我国秸秆禁烧管理虽成效显著,但东三省秸秆焚烧仍较突出,是导致该地区重霾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针对不利扩散气象条件影响严重的秋冬季管控措施加强,2016年之后露天焚烧集中季节逐渐转变为春季,给该季节良好的空气质量带来较大隐患(Wang et al., 2020)。但该地区针对露天秸秆燃烧排放的颗粒物理化及光学特征仍缺乏系统性研究。

成果概况

团队通过自主搭建的高时间分辨率便携式野外烟气监测装置,对典型农作物(水稻、玉米)的焚烧的烟气进行了现场采样和分析,主要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田间露天秸秆焚烧颗粒的物理、化学及光学性质的瞬时和综合特征,具体分析了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PM2.5化学成分以及黑碳(BC)和棕碳(BrC)的吸光系数等内容。其中突出贡献是首次利用多波段手持黑碳仪(MA200)研究了秸秆在不同燃烧状况下黑碳和棕碳的吸收特征。

图1. (a)玉米秸秆(4号火)和(b)稻草(5号火)的?CO2?CO混合比,MCE(Modified combustion efficiency,修正燃烧效率),粒度分布以及数浓度和体积浓度的时间序列。N2501000N10002500分别代表2501000 nm10002500 nm的颗粒物数浓度。V2502500表示2502500 nm的总体积浓度。(?表示燃烧排放浓度,也即是秸秆焚烧时观测浓度减去没有秸秆燃烧时的浓度)

如图1所示,最高颗粒物数浓度出现在明烧阶段,燃烧过程中,颗粒物数浓度主要集中在细颗粒(Dp ≤ 2500 nm)上,尤其是超细颗粒(Dp ≤ 1000 nm)N250-1000 颗粒的数量明显高于 N1000-2500 颗粒。平均而言,整个燃烧过程中的 250-2500 nm 的颗粒数浓度与背景颗粒相比高出约8倍。

图2. 不同阶段的粒度分布。(a)完全燃烧过程(线性),(b)整个燃烧过程(log-log)(c)明烧阶段(线性)和(d)焖烧阶段(线性)

团队为了确定田间生物质燃烧的颗粒物数浓度(250 nm 在数量浓度和体积浓度方面是否高于气溶胶背景水平,分析了整个燃烧过程中不同燃料的 250-32000 nm 颗粒的平均粒径分布。从图2(a)和(b)可以看出水稻释放颗粒物数浓度高于玉米;图2(c)和(d)表明,明烧阶段释放出了大部分的颗粒物,其平均数浓度比焖烧阶段要高出约2倍。

图3. 每次实验的PM2.5中主要成分的质量百分比

表1. 与其他地方报告的类似测量结果相比,本研究将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重构为PM2.5质量

通过实验分析发现,PM2.5OC成分最高, EC比例在5.3 %~10.8 %之间;水溶性粒子成分中 Cl-最高, K其次。团队还发现,表1中来自野外露天燃烧的 PM2.5 中的 OM、EC、K+、Cl-的比例范围与实验室所做实验产生的结果相似。其中,在玉米秸秆燃烧实验中发现了较高的 K/ EC 和 K+ / OC 比。

图4. 将燃烧的农作物残渣在375880 nm波长处的吸收?ngstr?m指数(AAE)绘制为修正的燃烧效率(MCE)的幂函数。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生物质类型

实验证实,当不同农作物秸秆在较低温度(焖烧阶段)燃烧时,BrC吸光占比更大。如图4所示,AAEMCE呈大致负相关(r = -0.77),表明与明烧(MCE ≥ 0.9)相比,焖烧(MCE 更有利于BrC的产生。所以, AAEMCE的关系与不同燃烧条件下的BrCBC比例密切相关。

图5. 总颗粒中的BrCBC在特定波长处的光吸收系数和光吸收占比。(a)水稻(a1,a2)和玉米秸秆(a3,a4)的整个燃烧过程、(b)水稻(b1,b2)和玉米秸秆(b3,b4)的明烧阶段、(c)水稻(c1,c2)和玉米秸秆(c3,c4)的焖烧阶段

5(b)和(c)显示了在明烧阶段和焖烧阶段,不同农作物燃烧产生的总颗粒光吸收曲线中的BCBrC吸收以及特定波长下BCBrC的光吸收占比。在明烧阶段,BCBrC的吸收系数高于焖烧阶段,而BrC对总颗粒光吸收的贡献较低。

图6.  BrC相对于 EC / OC AAE的吸收贡献(黑色符号代表375 nm,红色符号代表470 nm,蓝色符号代表528 nm。每个点代表每次燃烧实验)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直接基于EC / OCAAE,对生物质燃烧气溶胶中的棕碳吸收系数参数化,如图6(a)所示,BrC375 nm,470 nm 和 528 nm 处的吸光占比与EC / OC表现出相当好的相关性(r375 = -0.84,r470 = -0.73,r528 = -0.63);如图6(b)所示,BrC375 nm,470 nm528 nm处的吸光占比随AAE的增加而增加(r375 = 0.94,r470 = 0.93,r528 = 0.90)BrC吸光占比随AAE的增加而增加,在 375 nm 处观察到BrC贡献最多。

主要结论

1. 农作物焚烧释放的颗粒物主要集中在细粒子(280 nm)中,且明烧释放的颗粒物数浓度高于焖烧,总颗粒数浓度比背景值高出约8倍。

2. PM2.5化学组分中,碳质气溶胶组分(包括OCEC)占比最高(50 %),其次是水溶性离子中Cl-K+这两类主要示踪离子(10 %)。研究得出对于评估生物质燃烧贡献很重要的 OC / EC , K+ / OC  K+ / EC 的定量结果。

3. 燃烧平均吸收?ngstr?m指数(AAE)2.1,而棕碳AAE4.7;水稻和玉米秸秆燃烧排放棕碳吸光系数占总吸收分别是 65 % 和 60 %(375 nm 波段)。4. 燃烧状态影响碳质气溶胶光学性质,AAE和修正燃烧效率(MCE)成显著反比,且明烧阶段排放的黑碳和棕碳的吸光系数都高于焖烧阶段,但是棕碳吸光占比却相反;此外,棕碳吸收系数的参数化显示,棕碳吸光占比与波长和 EC / OC 成反比,与AAE成正比。

其他

参考文献:Wang L., X. Jin, Q. Wang, H. Mao, Q. Liu, G. Weng, and Y. Wang, 2020: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open biomass burning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2003 to 2017.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1-8.

文献链接:https://doi.org/10.1080/16742834.2020.1742574 

现场工作照

相关仪器

1、【OMNITMFT 迷你型环境大气采样器】

A portable PM2.5 filter sampler (Model Omni, BGI Inc., USA)

公众号主页菜单[产品资讯]→[常规监测]→《大气气溶胶采样器》

2、DRI 2015 多波段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此为 DRI 2001A 的升级版)】

A thermal carbon aerosol analyzer (DRI Model 2001A, 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 USA)

公众号主页菜单[产品资讯]→[碳分析模块]→《DRI 2015 多波段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

3、【11-D 便携式颗粒物粒径谱仪(此为11-C的升级版)】

A Grimm optical particle counter model OPC 11-C (Grimm Aerosol Technik GmbH & Co. KG, Ainring, Germany)

公众号主页菜单[产品资讯]→[常规监测]→《霾判识》

4、【MA200 microAeth®多波段微型黑碳仪】

A newly developed multi-wavelength aethalometer (model MA200,Aethlabs, United States)

公众号主页菜单[产品资讯]→[碳分析模块]→《microAeth®微型黑碳仪》

往 期 回 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相关文章详情

您认为该新闻:\"值得推荐\"0 次
  • 上一篇:行业动态|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王莉莉副研究员研究揭示我国东北露天秸秆焚烧排放的颗粒物理化及光学特征
  • 下一篇:登顶珠峰!探索第三极黑碳气溶胶如何影响全球气候环境
最新动态
  • ·行业动态|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武云飞团队研究揭示排放控制和气象输送对北京地区黑碳气溶胶变化特征的影响
  • ·登顶珠峰!探索第三极黑碳气溶胶如何影响全球气候环境
  • ·行业动态|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王莉莉副研究员研究揭示我国东北露天秸秆焚烧排放的颗粒物理化及光学特征
  • ·行业动态|暨南大学吴晟课题组基于深圳356米气象塔进行实时黑碳气溶胶垂直分布观测的研究成果
  • ·行业动态|北京气象局田平团队关于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获得新进展--北京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和升温速率的垂直分布特征
推荐产品

Magee AE43型 便携式黑碳仪

Magee CASS 碳气溶胶组分在线分析系统

Aethlabs MA200型 多波段微型黑碳仪

Magee AE33型 七波段黑碳仪

Aethlabs AE-51型 微型黑碳仪

>>> 更多资讯详情请访问蚂蚁淘商城

Neobiolab商品列表
图片/货号 产品名/品牌 价格/货期 操作